狗狗訓練可以打嗎?狗狗獎勵訓練較為可取
養(yǎng)狗是一件快樂的事,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狗兒的行為有時會令人困擾,例如咬人、亂吠叫、亂大小便等等。除行為問題的預防與處理外,狗主也多對狗的服從性有基本的關注,有些嚴厲的主人更對此非常講究,因此訓練可說是養(yǎng)狗時不可或缺的。坊間流傳各式各樣的訓練方法,大致上可分成獎勵式和處罰式,不過要選擇起來可能也令狗主苦惱,尤其是隨時代發(fā)展,狗主不會只從主人角度一味講求服從成效,他們也開始多關注寵物的生活質素:動物福利和人狗關系,使得他們在選擇訓練方式時要考慮眾多要素。坊間對不同訓練方式的評論眾說紛云,但多為道聽途說或軼事證據(jù),未必可靠。幸好近年來歐洲的科學家以問卷方式對狗主進行了有關訓練方式和成效的統(tǒng)計調查,更有科學家對狗主與狗的互動和訓練表現(xiàn)作出了觀察研究,讓狗主有較可靠的參考資料去選擇訓練方法。
在介紹有關研究前,先簡介一下訓練背后的行為科學以及獎勵和處罰在坊間的意義。這有助大家了解和區(qū)分各種訓練手法。
科學定義訓練為動物在條件反射制約下學習以改變行為,而操作條件反射制約是動物訓練當中最常牽涉的學習原理。行為心理學家分類操作條件制約為以下四種:
1. 正增強:以給予一喜好刺激為后果去鼓勵行為再次出視,最終增加行為。比如說:人發(fā)出坐的指示,狗按指示坐下,人隨即給予小食。
2. 負增強:以移除一厭惡刺激為后果去鼓勵行為再次出視,最終增加行為。比如說:狗不愿動,人用力拉扯狗的牽繩,直到它肯跟人走即放松牽繩。
3. 正處罰:以給予一厭惡刺激為后果去阻止行為再次出視,最終減少行為。比如說:狗對人吠叫,人隨即打它。
4. 負處罰:以移除一喜好刺激為后果去阻止行為再次出視,最終減少行為。比如說:狗跟人玩游戲時過份興奮咬到人,人隨即收起玩具離開。
事實上,即使人不主動安排動物學習去改變它們行為,動物自己也會依據(jù)日常跟環(huán)境(包括人) 的互動經(jīng)驗,通過上述的操作條件制約原理學習并改變行為,因此在行為科學意義上說,訓練是無處不在的。不過,在日常用法中,訓練謹指人們有意圖地主動使動物學習做出或不做出某種行為。坊間意義的獎勵式訓練和處罰式訓練也不如科學意義的增強與處罰般壁壘分明:「用獎勵訓練」通常指正增強的使用,并有時包括負處罰的使用,至于「用處罰訓練」則指負增強和正處罰并有時包括負處罰的使用,這可能是因為坊間意義的「獎勵」通常指某種喜好刺激如贊賞、撫拍、小食和游戲,至于「處罰」則指厭惡刺激,包括聲音上的如呼喝并身體上的如拍打。雖然現(xiàn)在有傾向使用獎勵并反對處罰,但大部分狗主仍用了兩者在不同比例上混合的方法。研究員對狗主不同的訓練方法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很感興趣。
在過去十年,于英國及奧地利,不同動物科學家對通常訓練方法和狗只通常表現(xiàn)做了三個問卷調查,涵蓋了合共超過一千五百個狗主和狗??茖W家發(fā)現(xiàn)一些統(tǒng)計上的關聯(lián)顯示當狗主用獎勵愈多,狗傾向有較高服從分數(shù)和較低攻擊性、恐懼及焦慮分數(shù)。當狗主用處罰愈多,狗傾向有較低服從分數(shù)和較高攻擊性、恐懼及焦慮分數(shù)。這些狗也傾向有較多問題行為如家中亂大小便。這些研究表示較多以獎勵訓練的狗可能基本上較服從,較少攻擊性、恐懼、焦慮和問題。這些科學家認為用上厭惡刺激的訓練方法引發(fā)并強化了狗的恐懼、壓力、焦慮和攻擊性。
訓練方法與問題行為統(tǒng)計結果
但是,由于這些狗由主人主觀地評分,很可能有偏袒。也許訓練方法和對狗表現(xiàn)的觀感有一種心理關聯(lián):例如,較愛狗的主人可能較多用獎勵的同時給狗較高評價。為了消除這可能的潛在偏袒,兩位英國科學家,Rooney和Cowan在2010年進行了一個改良的研究。在問卷調查狗主的偏好訓練方法后,他們影像觀察了主人與狗互動、狗與陌生實驗員互動、以及狗在新訓練項目的表現(xiàn)。他們發(fā)現(xiàn)一些統(tǒng)計關聯(lián)顯示當主人較多用獎勵,他們的狗傾向在新訓練中表現(xiàn)得較好。當主人較多用處罰,狗傾向較少和實驗員接觸和互動,并在新訓練中表演較差。若這些多用處罰的主人常用體罰,狗甚至傾向在玩耍時較少跟主人互動。因此,表面上看來,似乎多用獎勵訓練的狗會表現(xiàn)較好,而多用處罰訓練的狗會較怕陌生人甚至自己主人。
多用獎勵訓練的狗是否真的表現(xiàn)較好?多用處罰訓練是否真的對狗造成不良影響?基于關聯(lián)性不能推論出因果關系,現(xiàn)時未有決定性的證據(jù)。雖然這些研究顯示多用獎勵訓練的狗基本上會比多用處罰,特別是體罰的狗表現(xiàn)得好,這還有另外兩種未知的可能性:表現(xiàn)較好的狗在訓練時得到較多獎勵較少處罰,或者是使用處罰式訓練的人多在不準確的時機給予厭惡刺激使得訓練失去了處罰和負增強的操作條件制約功能。因此,動物科學家需要進行更多精確的實驗式研究去弄清楚箇中的真正因果關系。只不過,這些科學家提出獎勵式訓練仍是較好選擇,因為處罰和其他問題的不良關聯(lián)顯示基本上施行處罰未能有效地解決攻擊性、恐懼和問題行為。另一方面,多用獎勵基本上多與良好表現(xiàn)如服從、馴良(較少攻擊性)、膽量(較少恐懼和焦慮)有所關聯(lián)。考慮到狗主的喜好,狗的福利和人狗羈絆,訓練時多用獎勵少用處罰仍是較可取的。誰說好狗是要打出來的呢?
相關閱讀
在線解答
咨詢中心
熱門課程
熱門專題
全國咨詢熱線:
400-656-8818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qū)牛堡屯新站北行50米
E-mail:3410650365@qq.com
微博動態(tài):
微信動態(tài):